化學品種類繁多,不好管?看看日本的經驗
發布日期:2019-11-23 00:00 來源:http://www.qianhuilai888.cn 點擊:
日本是頒布化學品專項法規的國家,建立了新化學物質審查、風險評估、分級管理、基本信息報告等制度。為了有力支撐化學品管理體系,編制了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和指南,建立了化學物質風險信息數據庫,并通過實施化學物質的環境調查監測計劃形成一套完備的化學品管理技術體系,這些都對我國化學品環境管理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2018年,全球商業流通中的工業化學品總數估計為4萬—6萬種。在2000—2017年期間,全球化學工業產能幾乎翻了一番,從大約12億噸增加到23億噸。2017—2030年,預計銷售額將再翻一番,到2030年,中國估計將占全球銷售額的近百分之50。中國作為全球化學品生產和使用大國,在化學品的環境管理方面缺少專項法規和相應的技術支撐,勢必影響中國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日本化工總產值位居世界第三位,早在1973年就頒布了世界上一部化學品專項法規《化學物質審查和生產控制法》(以下簡稱《化審法》),經過40多年的管理實踐,已形成一套完備的化學品管理和技術體系,對我國化學品環境管理很有借鑒意義。
1 、日本化學品環境管理制度體系
《化審法》是日本工業化學品管理的核心法律,由日本經濟產業省、環境省和厚生勞動省共同實施。該法的目的是“通過構建新化學物質生產或進口前審查,以及現有化學物質生產、進口和使用等管理體系,預防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或對動植物生長、繁殖造成影響的化學物質污染”,主要包括新化學物質審查、風險評估、分級管理、基本信息報告等制度。
1.1 新化學物質審查制度
新化學物質指未列入日本現有化學物質名錄和已登記新化學物質公示名錄或相應管理名單的物質。經濟產業省、環境省和厚生勞動省共同負責新化學物質審查、批準和施行控制措施。企業生產或進口新化學物質前,要向3省提交新化學物質特性信息。
新化學物質登記類型包括常規申報、少量申報、低產量申報、低關注高分子化合物申報和中間體申報等。除常規申報外,其余登記類型日本境內的企業才可以申請。
3省收到申請材料后分別開展形式審查。其中,經濟產業省負責對降解性和蓄積性信息的審查;環境省負責對生態危害性信息的審查;厚生勞動省負責對人體健康危害性信息的審查。形式審查結束后,3省聯合組織專家評審,經評審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和毒性的化學物質,不得在本國境內生產和進口。若獲得生產許可,3省聯合開展生產使用企業的現場檢查,完成《化審法》中對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
常規申報的新化學物質登記后,如未被指定列入相應管理清單,則登記滿5年后將列入已公示新化學物質名錄,并予以公布,按照現有化學物質進行管理。